名字是一个人的呼唤需要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。作为一种典型的识别符号,在古代,原来的“名”与“字”是有区别的。古人在选择“名”、“字”时注重什么?如何通过名字来判断人物的辈分和排名?古人除了“名”、“子”之外,为什么还有“数”呢?你知道这些名字中的基本问题吗?
古代人的名字和文字之间有联系
“名”大概起源于氏族社会,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名是自名,从口到奚,奚即明。明、明不相见,故以口称之。” ”这意味着晚上你看不到它。当我们见面时,我们需要自我介绍并说明我们是谁。这就是“名”的由来,来自于生活中区分你、我、他的实际需要。
古人为何要区分“名”与“品”?《礼记·檀弓上》曰:“少名,冠字。”孩子三个月大时,由父亲起名,长辈或尊者能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。男孩到了20岁,女孩到了15岁,就要举行成人仪式,即冠礼和簪礼。因为他们长大了,想成为父母,所以朋友不能直呼他们的名字。因此,在成年礼上,长辈们称呼他们为“同侪”或“晚辈”时,必须另选一个“词”。
一般来说,单词和名称之间存在有意义的联系。《白虎通·姓名》 李曰:“名则知其字,闻字则知其名”。古人根据名字一般采用近义、补义、反义等方法来选词。以《三国演义》涉及的字符为例。意义相近的有:诸葛亮,字孔明,梁、明同义;魏延,字文昌,颜、昌意思相近;鲁肃,字子敬,意为苏、敬仪。靠近;相辅的有:孙权,字仲谋,权、牟相辅;黄盖,名公夫等。周瑜,字公瑾,玉、晋皆美玉;潘章,字文贵,章、贵皆玉器,礼器;陈宫,“宫台”一词的意思是宫殿和平台都是建筑物。相反如:曹休,字文烈,秀与烈相对。
在古代,名字和文字也可以表示辈分。先秦时期一般加“伯(孟)”、“仲”、“叔”、“季”,以表示兄长和弟弟。比如孔子的名字叫仲尼,仲氏排第二。
汉代以后,逐渐在姓名或文字中使用相同的字或部首,以表示同伴关系。例如,在明代皇室中,同侪不仅中间字相同,而且名字中也基本都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部首。例如,朱标和朱棣是“木”字辈的,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和朱棣是同一辈的。他的儿子朱高炽都是“火”一代出身,明英宗朱祁镇、明宗朱祁钰都是“金”一代出身,等等。《红楼梦》年间,贾宝玉这一代的名字基本上都是用玉字写的,用斜王字写的,如贾朱、贾珍、贾琏、贾环、贾睿等。比贾宝玉都是用草书写的。团长,如贾强、贾云、贾兰等。
2004年,中国第一套姓氏邮票在北京发行。新华社摄
古代避免点名是个笑话
关于名字,中国古代有一个特殊的现象——禁忌。例如,在给孩子起名时,《礼记·内则》说:“凡名不宜以日月,不宜国,不宜隐疾;士大夫之子,不敢有同。”尊号为太子。”这些都是关于神圣的禁忌。在封建社会,如果遇到与君主或长辈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,就不能直呼或写他的名字。你必须使用一些方法来避免它。这就是所谓的“禁忌”。
每当遇到需要回避的词时,可以使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。比如《兰亭序》,《古人每时兴致之故》中的“澜”字写成“澜”,是因为王羲之的曾祖父姓“王澜”,所以加了一个部首避免禁忌;在《汉书》中,为了避免刘邦的名字禁忌,所有提到“国”的地方都被替换为“国”。《诗经》之间的“国式”,在先秦时期原称“国式”。
秦汉以前,避讳制度比较粗陋,礼制中明确规定不得禁忌禁忌名称。所谓不避名,就是不能回避与君主或长辈的名字发音相近的词。六朝以后,避讳制度日趋严格,连嫌疑人的名字都得禁忌。如东晋建文帝赐号于,于是“渔阳县”改为“云阳县”。唐宋清时期,避讳之风极为盛行,禁忌范围不断扩大。不仅皇帝的名字要避讳,祖先、孔子、老子等圣贤,甚至个人长辈也要避讳。
其中,回避长辈的名字,称其为家族禁忌。 “诗鬼”李贺打破了家族禁忌,因为他的父亲名叫金素,“金”与“金”读音相同。他未能参加进士考试。他虽然有才华,却毫无用处。 “诗圣”杜甫一生创作诗歌近三千首,题材广泛。但据说,由于他母亲的名字叫海棠,他虽然在海棠闻名的四川生活多年,却从未写过一首有关海棠的诗。在家庭禁忌中,晚辈不能直接说出与长辈同名的词语,比如“道”字,代表“理”。如果有长辈在场,而他的名字恰好有“道”字,那么为了避免禁忌,当他遇到“道”字时,他会谦虚地说出这个词:我不敢说。古人也因为这个禁忌闹出了很多笑话。比如说,有一个人,名叫冯导。他的弟子在《道德经》第一章中说“道可以教,但非常道”。看到这么多“道”字,弟子们念道:“我不敢说,我不敢说,我实在不敢说。”它被广泛流传。
文人更喜欢用“俗学者”的称谓
中国民间有句俗话:“授子千金,胜授子名”。由此可见,人们对命名的重视。除名称、文字外,与称号相关的符号还有“号”、“法号”、“道号”等。
“浩”,又称小号,大约诞生于东汉末年。诸葛亮隐居卧龙岗,号卧龙居士。这可能是最早的昵称。南北朝时期,一些文人喜欢给自己取名,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表达某种情感。比如陶渊明在《五柳老师传》中说他的绰号是“五六老师”。唐代以前,并不流行取“号”。唐宋以后,取“号”之风愈盛。
古人所起的一些名字是根据他们的居住地而定的。比如,李白小时候住在四川青莲乡,所以自号青莲居士;苏轼流放湖北黄州时在东坡建宅,自号东坡居士;北宋画家李公霖晚年隐居龙眠山,号龙眠居士。蒲松龄常到柳泉采风,自号柳泉居士。有的还以自己的志向为称谓,如“六夷居士”欧阳修,有“书万卷,古金铭千卷,一琴一盘棋,一壶壶”。酒,还有一位老人。”
古代把有德有才但隐居或不担任官职的人称为俗士。文人雅士以某某“俗士”的称号来表达对世俗社会的蔑视。在古代,绰号除了地点、兴趣、“居士”外,还可以由学识、志向、出身年龄、文意、体貌特征等以及“斋”、“庵”、“ “山人”、“子”、“道”、“翁”、“叟”、“老人”合为数,如北宋黄庭坚被称为“谷道人”,陆游被称为“谷道人”。南宋时称“放翁”,南宋时称杨万里“成斋”等。有些名字没有后缀,如清代王甫的“船山”,顾炎武的“亭林” 。
“法号”一般是佛教僧侣起的名字。例如“弘一大师”的“弘一”就是法号。道教仿佛教,也有道名。《西游记》中提到的“镇元子”是道名,“胡里大仙”、“鲁里大仙”、“阳里大仙”也是道名。
一套以“百家姓”为主题的茶壶玉屏在上海诞生。张春海摄
“名”文化涉及多学科
历史上除了用姓名、字号、头衔等来称呼人外,也有以地王(地名)来尊称的。如柳宗元,河东人,世称柳河东;收集文物;称呼别人有谥号,如范仲淹死后谥文正,世称范文正公。等等。这些往往是他们死后后人给予他们的尊称。
名字、文字、数字等都是古代指代人的符号,其中“名”首先出现。 “姓名”不同于昵称、昵称、别名。这是一个正式的名称。当官或登记时必须使用“姓名”。 “字”出现在成人礼上,是步入社会的标志。
总而言之,在中国历史上,人的一生都是先有名,后有词。用名字称呼自己是一种谦卑的表现,也表明与他人相比,你对这个世界的参与程度并不深。用相同的名字称呼对方表明了对对方的尊重,并暗示对方比你更有知识。你生来有名,你坚强有性格,中年后你有绰号。 “好”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作代词。一般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、地点、兴趣和愿望以及对政治等事物的态度有关。它是一个人在经历一定的生活经历后所表达的愿望。
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命名”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和深刻,涉及历史学、考古学、民俗学、社会学、民族学、语言学、文献学、遗传学、文化人类学等学科,是不可多得的。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名称文化中。
(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博士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学系主任)
栏目主编:龚丹云文案编辑:彭伟
来源:作者:赵云涛